美联储公布利率决议,宣布加息25个基点,符合市场广泛预期。这是美联储自2016年12月之后的再度加息,也是美联储十年以来的第三次加息。在经济展望中,美联储官员预计,今年还有两次加息。而2018年美联储将加息三次。他们还表示,联邦基金利率将在2019年年底达到3%,接近长期平均水平。这较其去年12月的预期有所提前。
美元指数直线跳水跌破101关口,最低触及100.96,现货黄金、白银短线扩大涨幅至1%以上,黄金升至1210美元/盎司上方,白银突破17美元/盎司关口;美国三大股指齐涨.
数据来源:FX168
2017年美国宏观经济数据表现良好,包括通胀水平,就业,以及PMI等都美联储三月加息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加之近期的众多美联储官员的鹰派言论使得市场对于本次加息有充分预期,大部分资产价格已经Price-in。美联储对于经济与利率的预测并未发生实质的改变,使得市场的担忧情绪有所缓解。点阵图显示2017年加息3次,和去年12月相差不大,对于美联储缩表问题,耶伦表示在会上有所讨论,但尚未做出决定,美联储仍然希望把利率作为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将在对经济更有信心时进行。总体来看,不及市场的鹰派预期,这也是造成美元指数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
资料来源:美联储
从历史经验来看,美元的大幅上涨往往在加息靴子落地之前,而加息后因预期兑现反而大概率走弱,我们认为这是市场正常的反应,在经济决定货币的核心理念下,我们对美元中长期仍保持乐观态度,但由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并无太大新意,未来的走强可能更多的需要依赖美国经济的复苏,所以,特朗普对经济刺激政策的有效性也很大程度决定美元未来的上涨空间。
随着近期全球经济的回暖,全球经济通胀预期也不断升温,全球主要经济体也迎来了货币政策的拐点,欧央行在近期表示也将逐渐削减购债规模,中国也在春节前后对于银行间市场进行了两次“隐性”加息。这表明,对于经济复苏的信心加上美联储的加息预期,各大央行已经意识到了货币政策态度转变的必要性,但我们可以发现这些行为仍属于小范围的调整,并未改变实质的货币政策。我们认为,欧洲,日本包括中国经济在内主要经济体的复苏持续性仍有待验证,恢复主要还是来自于外部需求推动的,国内私人消费仍然相对疲软。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欧元区的失业率仍处在9%的高位,而日本1月的核心CPI摆脱了负增长,但是0.1%的水平距离2%的通胀目标仍然非常遥远,英国退欧进程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从而给经济带来不确定性。所以,距离真正启动全面的收紧货币政策还有待时日。
我们认为,加息短期内提升资金成本,对债权类资产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对于股市,持续加息的行动反映了美联储对经济前景的信心,经济前景乐观对于美股的良性影响大于加息产生的负面影响,我们仍维持对美股相对正面的态度。
而对于国内而言,由美国加息所引起的美元资产收益率的上行会在短期内导致一定的资本回流压力,但国内的存量流动性相对比较充足,对A股造成的影响较小,资产轮动的背景下,对A股市场仍然保持相对乐观的态度,估值合理以及与政策主题相关的标的仍然会存在结构性的机会。
2月底以来市场对美联储3月加息预期增强,人民币贬值压力再起。但当前美联储加息不如预期中鹰派,在前面我们提到了,美元短期或面临调整压力,人民币汇率压力的暂时得到缓解。此外,特朗普对于汇率与贸易的政策中长期将持续对人民币汇率带来压力,所以,我们认为人民币汇率虽仍有贬值空间,但政府的调控加之经济企稳,贬值幅度较小。
与美元相类似的是,美联储加息从而带动美元走强,导致大宗商品的价格下跌压力往往体现在加息落地前,黄金与原油在近期表现也基本兑现加息预期。同时,在美联储不及鹰派的态度下,叠加欧洲大选及贸易保护带来的全球不确定性,黄金的调整压力得到一定的缓解。
而原油方面,美国页岩油和减产协议的持续性使得油价再一次面临调整压力,但全球经济的复苏在需求端会对原油产生一定的支撑,所以我们仍然维持震荡走势的格局。
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观点表述均不具有任何法律约束力,不构成任何要约与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