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彭博数据来看,因为经济的持续改善,加上美联储近期偏鹰派的讲话,3月份的加息概率上升至84%,此前市场普遍预期其将按兵不动直至年中,但近期美联储高层突然集体转变口风,鹰派意味浓厚。考虑到美国通胀和就业数据表现强劲,特朗普在讲话中也提及了万亿基建计划、新移民政策以及可能的边境税措施,可能会进一步推升美国的通胀预期,我们认为美联储提前加息的可能性很大。
其实早在去年年底耶伦发表讲话的时候,美联储已经对今年的加息路径做好了铺垫,预计年内的3次加息随着美国经济良好的表现而成为大概率事件,3月份的加息概率也急剧上升,那么背后的逻辑究竟在哪里呢?
从最近公布新一期的失业率水平来看,失业率在4.8%的水平非常接近充分就业预期。我们在此前也强调过,美联储加息的三大必要条件之一就是达到充分就业水平,回顾近几次加息,就业率是美联储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2016年的2次加息就业率分别为,4.9%与4.6%,所以在4.8%就业的水平下,已经达到了美联储提前加息的条件。同时,另一领先指标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22.3万,创1973年3月以来最低,且连续第104周位于30万人关口下方,预期24.5万,前值24.4万。
数据来源:WIND 平安信托
核心通胀率达到2%也是美联储加息的三大必要条件,我们用PCE指标来衡量美国的核心通胀率,是基于个人消费变化来衡量通胀的指标。不像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基于一篮子固定商品,个人消费支出(PCE)平减指数用于发现所有国内个人消费品价格的平均增长,能够反映由于价格变动使消费者购买替代产品的价格。PCE平减被认为能更全面、稳定地衡量美国通胀,受到美联储的关注。
PCE之所以受到美联储关注的原因在于,与国内的情况有所不同,个人消费在美国GDP中贡献度最高,个人消费的支出直接决定了美国GDP的经济增长。最新公布的1月数据显示,PCE与核心PCE数据分别为1.89%与1.74%。
数据来源:WIND 平安信托
虽然特朗普团队表达对于美元过于强势的评判,但美联储可能对特朗普改变“强势美元”政策形成制约,在此大背景下,美联储的加息进程可能会加快,同时,在近期特朗普的讲话中所提及的对于中产阶级的大量减税以及万亿的基建计划进一步刺激美国的经济复苏。1万亿美元的基建支出远远超过了之前5500的支出承诺与市场预期。
虽然我们还无法确定特朗普政策真正落地后的有效性,但从资本市场的反馈来看,股市连续出现大涨,是重大的利好。我们认为,资本市场对加息预期的解读更多的是从基本面出发,显示了对于经济的乐观,而非从资金和流动性层面,所以中长期将会利好权益类资产。
近期美联储众多官员发表了偏鹰派的讲话,不但包括原来鹰派的官员与耶伦和费希尔,布雷同时还包括纳德和杜德利被视为美联储核心的鸽派成员等。美联储三号人物、纽约联储主席杜德利表示,加息的理由已经紧迫得多,预计联储可能在“相对而言不远的将来”加息,成为本周二第三位释放鹰派信号的联储高官。此后美债价格下跌,美元反弹。市场预计的下月加息概率涨破70%。当地时间本周二,杜德利接受CNN采访时表示,过去两个月发布的数据与这种表现非常一致:美国经济增速处于趋势以上水平、就业增长仍很强劲、通胀实际上因能源价格上涨略有上升,而且他预计财政政策可能朝增加刺激的方向发展。
数据来源:WIND 国泰君安
其实在越来越透明的市场中,预期中的加息大部分会被市场Price-in,国内国际的资本市场情势基本保持稳定。
虽然美联储的加息会造成一定多个资本外流压力,但在国内较严格的监管手段下,压力基本可控,所以,加息短期会对人民币造成一定的贬值压力,但中长期来讲,国内经济企稳,通胀预期上升,国内利率也有一定的上行压力。所以,中美利差相对比较稳定,我们认为,人民币汇率不会出现大幅贬值。
我们维持货币中性偏紧的观点,在今年政府防风险,去杠杆的大背景下,利率下行空间有限,加上美国比较明朗加息进程也制约着国内货币政策。
加息有利于权益类资产预期表现,特别是对于美元权益类资产而言,预期收益率将伴随基准收益率而上升。同时,加息也体现了对于美国经济复苏的信心,整体基本面的复苏有利于房地产,股市等相关的权益类资产。
(文章仅代表分析师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