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9月缺资产进一步严重,10月超储率接近极限推动资金面紧张

2016年10月27日   中国平安
地址:复制分享到:

上周央行发布了9月金融数据,仔细研究发现:

  • 9月缺资产情况进一步严重

  • 超额准备金率接近极限,10月资金面如期迎来剧烈波动。

  • M2增速不及预期,主因为银行优先股大幅募资(猜测)和外汇占款下降超预期。

  • 商业银行9月净投资非金融债大增至2289亿。(扣除地方债置换)

  • 9月热钱流出小幅增加至635亿美元

【简评】

9月缺资产情况进一步严重。9月资产供给和资金供给与模型估算结果一致,缺资产情况进一步严重。虽然社会融资规模达到1.7万亿,但是经过债券净融资额的调整后,社会融资规模比8月回落约200亿,社会融资规模的总存量增速进一步放缓,这是缺资产情况严重的主要原因。随着10月房贷收到限制以及债券市场净融资额进一步萎缩,缺资产情况将进一步严重。

图一  9月缺资产情况进一步恶化

数据来源:Win‍d

10月资金面如期迎来剧烈波动。今年以来,资金面判断模型是多个预测模型中预测效果最好的。和预测的一样,10月资金面迎来了巨大的波动,7天回购利率从10月18号起持续走高,虽然央行每天都在防水,但是资金面没有缓和迹象,要缓解当前这种状况,需要降准才能解决。根据模型估算,当前超额准备金率应该在1%附近。11月的情况待到10月底在做计算。

M2增速不及预期,主因为银行优先股大幅募资(猜测)和外汇占款下降超预期。根据信贷收支表反推M2的构成,发现M2不及我们的预期12%,主要原因为资金来源其他项上升1.1万亿。当前资金来源其他项已经成为M2估算难度增加的主要因素。从理论上来说,资金来源其他项是金融机构信贷收支表的轧差项,但是作为轧差项,不该有如此大的数额。要知道9月信贷也就1.2万亿。事实上,轧差项包含了很多未统计项,其中一部分应为银行优先股的募集。根据新闻观察,9月银行完成了大量的优先股募集,因此猜测这个导致了M2不及预期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外汇占款下降超过我们预期1500亿,也是另外一个扰动原因。

M1和M2剪刀差继续回落。本月M1和M2缺口回落的主要原因是M1基数正在迅速提高。去年股灾后股市保证金流出导致去年同期M1基数迅速提高。10月之后房地产销售下降将加速M1和M2剪刀差的回落。

商业银行9月净投资非金融债(扣除地方债置换)大增至2289亿。根据9月公布的金融机构信贷收支表发现,资金运用下债券投资增加4459亿(8月6100亿),这意味着其他存款性公司商业银行、三大政策行、农信社、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和汽车消费公司在9月净投资除金融债和上述公司发行以外的债券(国债、地方债、公司债、企业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共4459亿。为了消除地方债务置换申购的影响,图三显示了扣除地方债务置换后的银行净购买(实际值有些偏差,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地方债发行银行都购买)。商业银行9月净投资非金融债(扣除地方债置换) 大增至2289亿。

图二 商业银行和类银行机构9月净投资4459亿非金融债(含地方债置换)


图三 扣除地方债务置换影响银行非金融债净投资大增至2289亿

9月基础货币大幅增加5466亿。主要的原因在于公开市场和MLF操作大幅投放以及财政存款减少略超预期900亿。另一方面外汇占款大降3375亿,抵消释一部分基础货币的投放。基础货币变化主要的途径为:央行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增加(5368)+央行外汇资产减少(-3375)+ 财政存款减少(2988)+其他负债减少(+1175)+央票减少(+900)+其他(-700)=5466亿人民币左右。

9月热钱流出小幅增加至635亿美元。根据模型估算:热钱流出=代客结售汇-贸易顺差-FDI+对外投资,9月热钱流出规模较8月小幅增加约85亿美元,至635亿美元,见下图。受人民币贬值影响,10月热钱流出可能进一步增加。

数据来源:wind

(仅代表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