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峰会点评

2016年10月24日   中国平安
地址:复制分享到:

9月4-5日,G20领导人齐聚杭州出席第11届峰会,会议由中国担任轮值主席主办。围绕“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的主题,峰会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保持全球经济稳定,加大结构性改革和技术创新

全球经济正处在一个相对比较艰难的时期,经济增速放缓,IMF不断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已经来到3.1%的较低位水平。虽然在近几年,各国经济实体不断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但是不得不说,在货币政策渐渐失效的今天,经济已经来到了比较关键的时期,加强国家经济体之间的合作,发挥协同效应,共同为世界经济稳步提升而努力也成了此次峰会达成的重要共识。制定了《二十国集团全球贸易增长战略》,特别是首次制定出《二十国集团全球投资指导原则》,填补了长期以来全球多边投资规则框架的空白。习近平主席明确表示:通过巩固多边贸易体制,重申反对保护主义承诺,我们希望通过这些举措,为各国发展营造更大市场和空间,重振贸易和投资这两大引擎”。

无论对各国而言,还是对全球而言,创新都是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也是持续提升劳动生产率,拓展生产的边界,释放中长期增长潜力的重要手段。此次峰会的一项关键成果就是《二十国集团创新增长蓝图》,其中聚焦创新、新工业革命、数字经济等新要素新业态,并制定一系列具体行动计划,试图从根本上寻找世界经济持续健康增长之道。

摆脱对于货币政策的过度依赖,加强财政政策手段维持经济增长

2008年的全球经融危机以后,全球通过QE实现了危机进一步加深的可能,低利率甚至是负利率的货币政策让各国央行屡试不爽,但是,时间已经过去整整8年,货币政策的作用就好像牙膏一样被我们挤到了极致,然而全球经济仍然处在艰难时期,并积累了房市、股市、债市等资产价格泡沫。从某种程度上,我们已经处于凯恩斯的流动性陷阱中,资金的流动性其实并不紧张,更为重要的是市场对于经济的基本面缺乏足够的信心。

G20会议公告提出“货币政策将继续支持经济活动,保持价格稳定,与中央银行的职责保持一致,但仅靠货币政策不能实现平衡增长。支出是带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一方面,美国的GDP增长以私人部门消费为主,而中国在过去几年政府的支出在GDP中占据了不少的比重,货币真正转变为消费和投资才能带动经济的复苏,在保持政府债务结构合理的情况下,未来将会实现财政政策为主,货币政策为辅的导向。

避免竞争性贬值的汇率问题

汇率问题在最近几年一直层出不穷,过度波动和无序调整也在影响经济金融稳定,众所周知,汇率牵涉到利率、进出口、货币等一系列关键问题,人民币对美元从2014年以来贬值幅度已经超过10%,已经引起了包括中国政府在内世界经济体对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担忧,在人民币加入SDR之后,其国际化的进程也会进一步加快,市场化后的汇率风险将会进一步放大,人民币的贬值会降低资产的收益率,单一货币的资产配置风险正在不断扩大。

在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美国经济的表现却大相径庭,正处在加息通道中。美国和其他经济体在经济和货币政策周期上走出了背离的行情。在经济金融市场越来越全球化的时期,美国的加息行为会影响全球世界经济和资本市场,对于美联储加息的预期会削弱其他经济体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打击原本已经脆弱不堪的新兴市场和风险事件频发的欧洲,加大其他经济体汇率贬值压力和资本流出压力。美国的经济复苏和加息周期将会带动美元的升值,而美元资产在加息周期中,一定会受到市场的追捧,成为资产配置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我们在9月的资产配置报告中给出了资产大类的市场分析和配置的观点,结合这次G20峰会达成的共识和成果,我们可以看到政府的导向正在逐步验证我们的观点.

财富产品策略部 IC团队

沈润 Run,C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