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笔记 | 最坏与最好的时刻:A股回购潮点评

2018年07月12日   中国平安
地址:复制分享到:

“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 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 一万年。”这是电影《大话西游》的经典台词,我们以此作为本文的开头,如果上天真的能给我们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们又当如何?

近几年,好多的投资者眼看着市场从2000到2500再到3000却迟迟没有做出投资决策,也在某些时候感到后悔,无一不表达如果指数真的再回到那时,将毫不犹豫入场的决心。而此时此刻的市场,不正是那个当初我们想回却又回不去的年代么,但我们很多投资者又被所谓的市场恐慌情绪所牵绊,在患得患失探寻市场底部的过程中再一次的迷失方向。而许多上市公司已经开始行动,掀起了新一轮的回购增持潮。

到目前为止,2018年A股回购公司总数已经达到340家,回购金额超140亿元,另外公布了回购预案但仍未实施的A股公司还有242家,无论是回购规模还是回购数量都远超历年。

1财富宝.jpg

数据来源:WIND,中信证券

回购是什么?

股票回购是指上市公司利用现金等方式,从股票市场上购回该公司发行在外的一定数额的股票的行为。公司在股票回购完成后可以将所回购的股票注销。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公司将回购的股票作为“库存股”保留,仍属于发行在外的股票,但不参与每股收益的计算和分配。库存股日后可移作他用,如发行可转换债券、雇员福利计划等,或在需要资金时将其出售。

回购成美股牛市原因之一

股票回购是推升本轮(2009 年以来)美股牛市重要的原因。我们可以发现,2009 年以来,美国股市最大的买家实际上是公司本身。从美联储的数据来看,截止 2017 年末,美国非金融企业累计购买了 3.37 万亿美元的股票,ETF 和共同基金累计购买了 1.64 万亿美元的股票。2009 年1季度至 2018年1 季度,标普 500 指数成分上市公司总共回购自身股票总金额达到了 4.23 万亿美元,从季度回购数据来看,标普500指数走势与标普500回购规模基本保持了极强的正相关性,并且这个相关性在 2009 年以后表现的极为明显。

2财富宝.jpg

数据来源:Bloomberg,国金证券

同时,我们看到,反映回购比例最高的前100只标普500回购标的表现的标普500回购指数与标普500指数走势基本相同,表明回购比率最高的100只个股是推升标普500指数的主要动力。

3财富宝.jpg

数据来源:Bloomberg 国金证券

回购体现市场低估值

上市公司的大量回购往往发生在市场下行期间,而回购并不会对大盘整体造成太大的影响,主要是对个股的支撑作用。但往往能反应对公司股价的一个整体判断,在下跌过程中,公司认为其股价被市场低估,已经跌出其价值,这也是A股持续下跌时部分上市公司开始实施回购的原因。当然,公司进行回购原因中也包含,“股权激励的注销”以及“盈利补偿”等,同时其回购价格也不一定与二级市场价格直接挂钩,所以我们认为对于情绪面的带动要大于实际股价的影响。实际上反映了公司在低估值买入公司股票的策略,符合价值投资的理念,而非“追涨杀跌”。

A股估值大概率已处于底部区域

根据广发证券的分析研究,2009年以来,市场大致经历了三轮回购潮,从时间的维度上看,持续时间已经接近于前两轮12年10月至13年6月回购潮出现在10-14年熊市的底部区域附近,回购潮尾声刚好与上证综指最低点重合;15年8月至16年6月回购潮出现在15年6月股灾爆发后,16年1月上证综指触及2638点底部,直至16年5月这轮回购潮才结束。这也从侧面印证了A股接近于估值的底部区域。 

股东增持与指数呈现负相关

除了回购以外,我们发现股东增持也体现了公司对于自身股价的信心,通过统计数据我们不难发现,历史上A股股东的增持与沪深300呈现较强的负相关性,即股东的净增值往往发生在指数点位较低的时刻。在市场更加追求价值投资的情况下,近几年表现的越发明显,在今年2月份全是股市大调整时期,A股表现为净增值38个亿。因此,市场越是调整下跌时,公司增持动力越强。

4财富宝.jpg

数据来源:WIND,中信证券

总体来看,我们正经历最坏的时期,也在经历最好的时期,经过几轮调整侯,市场估值水平已经明显降低,全部 A 股与剔除金融后 A 股市盈率分别为 12.48 倍、20.37 倍。上证综指、深证成指、中小板指、创业板指指数成分股市盈率分别为 12.48、20.29、25.47、38.09 倍。行业方面,29 个行业中有 27 各行业市盈率低于 10 年以来的均值。而另一方面,大部分行业龙头 ROE 在行业供给受限的情况下仍处上行通道中,企业盈利也在不断改善。我们应当充分抓住难得“估值向下,盈利向上”的难得市场机遇,积极布局二级市场。公司尚且如此,而我们呢?

5财富宝.jpg

本文作者:平安财富宝特约分析师&平安财富策略与投资顾问团队 策略分析师  沈润 Run,CFA,CCFP

想获取更多投资专业建议,请访问稳健投资圈。

稳健投资圈访问路径:

平安财富宝app-发现-投资圈-稳健投资圈

点击进入稳健投资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