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年初至今,二级市场上最令人瞩目的板块之一莫过于大医疗了。截止至2018年5月30日,申万一级行业分类中,年初至今上涨幅度最大就是医药生物板块。药明康德自上市以来也已经获得了16连板的好成绩。大医疗大健康在二级市场获得了空前的注目。其实不光在二级市场上是热点,其在股权投资中也备受关注。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看大医疗行业股权投资中值得关注的板块。
16年以来的药政改革推动了医疗行业的巨变,这也是医药股近期表现优秀的根本原因。整个医药体系从审批环节的一致性评价到支付环节的医保支付改革都在某种程度上鼓励国产优质创新和仿制药,推动行业集中度的提升。这里主要谈谈当前的医药行业改革背景下,对于创新药带来了何种机遇。
审批环节,根据统计结果,过去几年,中国新药上市过程中要经历比较长的审批过程,新药上市时间平均比欧美晚5-7年。近期医药改革背景下,许多省市为创新药审批开通绿色通道,加快了其审批速度。
销售环节,以“两票”替代目前常见的七票、八票,减少以往流通环节中的层层加价问题,从长期来看有助于缓解药价高的问题,促进药品销售。
支付环节,医保支付改革从后付转向按项目付费、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其中按病种付费使得用药环节中优质的治疗药得到更多青睐,对我国创新药企和优质仿制药企形成利好。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近三分之二的省份已经实施或正试点实施按病种收费。
此外,新的医保目录给予创新药空前的重视,将2009年后上市的新药作为重点评审对象,并对其中的创新药进一步倾斜,在这段时间内获批的创新药和生物制品几乎大部分都被纳入医保目录谈判范围。可以看到,虽然我国创新药的发展相对于欧美国家落后了许多,但是在政策倾斜、消费升级和需求推动下,未来将是创新药高歌猛进的时代。
国家,包括121种罕见病。罕见病中很大一部分是基因缺陷所致,对抗罕见病的有效手段就是通过基因测序卫生健康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第一批罕见病目录》进行检测和筛查。随着测序成本的逐步降低以及技术的显著抬升,未来市场前景庞大。赛迪顾问发布的《2018中国基因测序产业演进及投资价值研究》白皮书指出,基于巨大的人口红利,中国在基因监测产业中具备空前的潜力。2017年,中国基因测序市场规模约为72亿元,预计到2022年中国基因测序市场规模将达到183亿元。
生育:受益于二胎政策红利释放,基因测序在剩余时长运用需求强烈,这也是当前我国基因测序技术应用相对成熟的领域。以2014年华大基因检测产品获CFDA批复为标志,我国无创DNA产检步入发力和规范期。根据华金证券的整理,以覆盖人群1760万、渗透率35%、单价1500 元计算,预计2020年国内无创产前检测的市场规模为 92.4 亿元,2015-2020年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50.92%。市场增长前景非常广阔。
图:2015-2020 年我国无创产前检测预计市场规模
资料来源:华金证券研究所,平安信托
肿瘤:对于肿瘤患者来说,早期症状不明显,因而早发现早预防才是治愈的根本,在这个环节中基因检测就非常重要了。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8-2023年中国基因检测行业战略规划和企业战略咨询报告》显示,国内肿瘤测序的龙头地位为是华大基因占据,测序仪、产品和服务都已获批。达安基因、迪安诊断等旗下检验中心业已入选临床试点单位。相对于市场需求来说,我国的基因测序企业依然有很大的成长和竞争空间。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高达5233.4亿元,过去6年来CAGR达到18.21%。然而,我国人均医疗器械费用支出远低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人均医疗器械费用皆大于100美元,瑞士高达513美元,而我国人均医疗器械费用仅为6美元。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和政策的大力支持,未来医疗器械行业仍有广阔的成长空间。
图: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今年以来,证监会为独角兽企业IPO开通绿色通道。港交所为吸引大陆优质新经济企业,也出台了鼓励创新企业和生物医药企业赴港上市的新政策。整个二级市场环境对于创新性医药企业是相当友好的。政府对于互联网、大数据、高端制造和生物医药这一块的优质企业的扶植力度也在逐步加强。未来医药等领域的创新性企业会有更多资本给予支持。在股权投资当中,如何筛选和辨别优质的行业和具有爆发式成长动力的医药企业将是专业投资管理人所要面临的最有难度也是最为重要的课题。可以预计的是,大医疗行业在政策倾斜、行业集中度提高和资本青睐等方面因素的关爱下,未来有望迎来黄金发展阶段。
本文作者
平安财富宝特约分析师&平安财富 策略研究与投资顾问团队何婉婷 CFA
想要获取更多专业投顾的投资制胜法宝,请访问私募圈。
私募投资圈访问路径:
平安财富宝APP-发现-投资圈-私募投资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