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笔记 | 2018投资指引:寻找不确定中的确定

2018年05月02日   中国平安
地址:复制分享到:

2018年以来,市场不确定因素叠加共振,使市场波动回归。面对全球市场波动率的提升,投资者应该如何把握投资机会?平安信托财富事业部产品中心总经理庄燕在平安信托年报发布会上的市场分析报告或能为投资者答疑解惑。

踏入2018年,告别了去年单边上涨,波动率却维持在历史低位的黄金时期,2月初一份靓丽的美国非农就业数据,拉开了全球波动率回升的序幕。由于工资增速提升,导致市场预期美联储的紧缩政策将更为鹰派,并由此引发了美国三大指数单日跌幅接近4%,恐慌指数更一度飙升至50.3,创2015年9月以来的新高,同时拖累全球主要市场同步下跌。

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坐以待毙,而是需要在不确定性中找到确定性,从而获得市场的超额收益,使得财富增值与保值。同时,越是面充满临不确定的环境,专业机构的价值也就显现,帮助投资者快速和精准的定位于市场中的确定因素。

不确定性左右市场情绪

整体来看,如果用4个字来形容近期的市场,应该是“多事之春”。其中,中美间的贸易争端尤为引人关注,更引发了中美股市的进一步下挫。同时,特朗普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不确定因素,像著名的“推特政治”,在推特上发的任何一段小小的博文便足以触动着市场的敏感神经;加上叙利亚问题、俄罗斯受欧美制裁等地缘政治事件及演变均为市场带来不确定性。也正是这些不确定性的叠加共振,左右着市场的预期和情绪,使市场的波动回归。

此外,资本市场经历巨大的波动,美国股市在过去几年积累了巨大的涨幅,标普500指数平均市盈率为24.5倍,高于历史平均值,高估值也使得市场对于风险事件敏感度较高,在全球市场联动性加强的背景下,资本市场的剧烈波动也就不足为奇了。

五大确定因素指引投资方向

尽管2018年宏观、市场环境面临如此多的不确定性,但在不确定中我们仍能找到确定的因素。

一是全球经济处于温和复苏。

 2016年下半年,全球迎来全面复苏,CPI与PMI呈现趋势上行。在此轮全球的经济复苏中,美国是率先回暖的,而在2017年伊始,欧元区就以其强劲的复苏态势博得世界的眼球,而同时,全球内需带动的国际贸易的增速也使得新兴国家经济出现了一定的复苏。

2018年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一定程度打击了全球贸易的进一步扩张,尽管我们认为2018年的经济增速会边际放缓,但整体仍然保持相对比较良性的复苏水平。今年以来,受恶劣天气、劳动里紧缺和供应链的影响,全球3月的景气指数均有所回落,但一季度的整体数据仍维持在高位运行,预示着经济还是处于良好的扩张阶段。Sentix信心指数维持高位,加上良好的就业和通胀数据,表明投资者对总体需求的判断仍然乐观。短期的回落并不是拐点的出现。

二是全球货币政策拐点已到来。

为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全球央行均无一例外实行了史上罕见的非常规的货币政策。目前,美联储最为关注的目标,物价和就业,均出现了明显的改善。美国核心通胀(PCE)回升至1.6%,失业率从金融危机时的9.9%下滑至4%,接近充分就业,菲尔普斯曲线也有望进一步回归,在低失业率的持续下,薪资增速上行,通胀回暖是可预见的事情。

其余两大经济体日本和欧元区,通胀也出现温和上升,其中日本安倍经济学逐步起效,在大量QQE的刺激下,日本3月CPI达1.4%,连续3个月回升。而欧元区预期3月CPI达1.3%;同时,二月份欧元区失业率也创8年新低,进一步下滑至8.5%,日本失业率更是低至25年的新低,到2.5%。

2007/08年发生全球金融危机,全球央行采取了全面的货币宽松政策,在短期内刺激了经济,但长期的货币宽松必然会引发一些副作用,最显著的便是资产价格泡沫。当经济开始企稳之后,必须考虑逐步减少甚至退出大量的宽松货币政策。

美国由于复苏较早,也率先开启了加息与缩表的进程,自2015年首次加息以来,已经累计加息6次。欧元区中,德国与法国这两大经济体复苏情况较好,带动欧元区经济复苏,欧央行计划在今年9月退出QE,并可能在2019年开启加息,至此,全球两大经济体,美国和欧元区都进入到了货币政策的由紧转松的拐点。

所以,全球开始进入全面复苏阶段之后,随着通胀和就业的持续改善,并越来越接近央行的目标。主要经济体逐步扭转宽松的政策,尽管日本央行一再强调维持宽松政策至实现2%的通胀目标,但购债的规模也出现了边际递减的情况。因此第二大确定的时间就是今年将是几个大经济体货币政策同步转向的开端。

货币政策的转向必然会使得市场资金面变得不再宽裕,相应的就会影响到资本市场的波动率。比如今年年初美联储新任主席鲍威尔上台后,宣布再次加息,美股市场随后就出现了回调。

三是波动率的回升。

2017年全球大多数股票市场稳步上涨,标普500指数在2017年按5日波动率计算仅为6.45%。,不仅远远低于平均值16.5%,而且创下美股1928年以来第二低的年化波动率(记录保持者为1964年的5.3%),意味着今年美股几乎是在波澜不惊地状态下实现了平稳的回报。不仅是美股,去年主要市场的股市也都实现了波澜不惊式地单边上涨。

分析形成低波动率的原因,主要有:经济复苏,发达和新兴市场的企业盈利均持续优于市场预期;近年来,以ETF为代表的被动型投资和指数型基金变得越来越流行,ETF的愈发繁荣导致股票和债券的买卖变得更容易预测,透明度增加,进而降低了他们的波动率;自动化和高频交易的盛行,他们使得定价误差减少,市场更为有效,进而降低了股票和债券的价格波动率,同时也减少了投资者对期权的避险需求,降低了期权价格的波动率(隐含波动率即预期波动率)。实际波动率和预期波动率相互影响,共同走低。

步入2018年,市场又面临着新一轮的美联储加息,同时2018年也是全球货币政策的拐点。当下股市波动率骤起的根源问题并不出在经济的恶化导致这些企业财务基本面恶化进而导致的股市下跌,利率的冲击大于对于企业盈利增长的担忧。同时今年持续发生的风险事件,如贸易摩擦,中东乱局,美股的回撤带动全球股市的回调。

高估值+不确定性,增加了市场对风险事件的敏感度,从而提升了市场波动率。

而高波动率给投资带来了哪些影响呢?2017年,股市波动率低,市场单边上行,投资人只需要进行傻瓜式的被动投资,通过ETF等指数型基金即可获得稳定的回报,而今年的市场这样的投资方式就难以奏效,最好的方式则是通过优秀的专业机构投资者来进行资本市场投资。另一个指引则是配置私募股权的一级市场投资,今年开年以来市场经历的多事之秋,股市频频下蹲,上下波动加大,振幅加剧,但股权市场的估值不会轻易受到二级市场的影响,可谓是一种躲避系统性风险的方式。

四是不可逆转的全球化。

特朗普主张反全球化的美国优先政策,上台后退出TPP,重启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谈判,对欧盟、德国进行猛烈抨击,认为欧盟操纵汇率以获取有利贸易条件,对日元、日本汽车制造业等也进行“敲打”等。

虽然近年贸易占GDP的比重有所回落,但全球化仍然是大势所趋。外向型经济体的忧患意识明显升温,例如:日本在推进自由贸易方面,推进TPP,加快推进欧盟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中日韩及东盟(ASEAN)等的东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

另外,由于国际分工和产业转移的继续深化,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

近年来,跨国企业海外并购延续快速增长态势,2015 年全球并购案例达到超过一万件,金额达到 7,215 亿美元较 2014 年 4,325 亿美元增长 66.8%;以中国为例,2016 年中国非金融类对海外直接投资金额达到 1,701 亿美元较 2015 年 1,180 亿美元增长 44.1%;2016 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 1,260 亿美元,连续七年超过千亿美元。资本流动将使得世界经济进一步融合,而跨国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仍将起着重要作用。FDI海外直接投资数据呈现出逐年递增的态势,通过资源共享,技术共享,资源优化配置带来的全球化的发展红利。

五是中国的结构改善。

2017 年中国GDP同比增长6.9%,高于普遍预期值6.8%和年初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增长目标6.5%,为七年来首次反弹。从贡献率的角度,2017 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8.8%,继续发挥其基础性作用;投资贡献率为32.1%,拉动GDP 增长2.2 个百分点;外需贡献转负为正,净出口贡献率9.1%,拉动GDP 增长0.6 个百分点。

消费升级是过去几年持续在发生的渐进变化,但经济短周期回暖以及消费的加速迁移,都使得这一看似平稳的慢变量有了更多跳跃升级的意味。

中产阶级消费加速向中高端迈进,2016年以来悦己消费理念的鲜花配送、健康沙拉、健康保险等多元化消费的迅速蹿红更加印证了消费升级的持续发酵。2015-2025中国将迎来45-49岁消费人口高峰。随着消费升级,高低端产品的景气度也出现了分化,举个例子,过去十年呈高度同向变化的高端茅台与猪肉价格,如今走势南辕北辙。去年53度飞天茅台酒价格同比涨幅达到49%,今年再度提价15%,显示出高端消费需求增加。而中低端消费的猪肉价格同比却持续下降。

而目前,中国制造2025主打的高端制造,智能制造为中国未来的发展重心,在此领域的投资增速也将较快增长。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和财政部四大部委联合编制并发布了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业强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高端装备创新5大工程实施指南。

微观层面,企业的盈利能力在不断改善,在中国L型经济的下行压力下,几年前许多企业ROA甚至低于贷款利率,企业被迫加杠杆,而在近期中央不断出台去杠杆和降成本的政策后,企业资产负债表在逐渐优化。今年推出的增值税下调政策将直接利好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的利润,鼓励扩大生产规模。

资本市场投资“法则”:寻找优秀的专业投资者,坚持长期投资

面对着全球市场波动率的提升,我们建议投资者忽略短期波动,落实资产配置,分散风险,在做资本市场投资时遵循两点原则,一是寻找优秀的专业机构投资者,二是坚持做长期投资。

总的来说,优秀的专业投资者因为懂得宏观基本面解读,企业基本面财务数据分析,投资都是经过严谨的尽调,且对仓位的控制也比较合理,因此可以做到持续跑赢大盘。因此我们建议在目前复杂的市场环境中,选择优秀的专业机构投资者作为正确投资资本市场的姿势,并坚持长期投资,用复利的概念积累资本,并且不会错过任何一个市场的机会。

报告内容略有删减。

想要获取更多专业投顾的投资制胜法宝,请访问私募圈。

私募投资圈访问路径:

平安财富宝APP-发现-投资圈-私募投资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