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稳中有升,成了除欧元以外另一个让市场感到有些意外的货币,还记得去年下半年几乎全球大的金融机构都在唱衰人民币,包括高盛,大摩等等,很多机构都预期人民币在2017年底可能会破7,但事实证明,今年人民币的表现却十分亮眼,这里面当然有央行加强监管控制资本外流的功劳,当然更离不开整个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以及美元指数的持续疲软表现。我们今天就来谈一谈今年人民币与美元汇率走势背后的逻辑以及对于未来的预期。
随着人民币市场化的不断进程,其汇率波动也在加深。“811”汇改后,央行在第二天中间参考价的定价中加入了前一天收盘价格作为参考因子,使得市场情绪对人民币的走势影响加大,此后人民币也开始兑美元温和贬值。而在去年由于美元指数持续上扬带来的强美元周期的预期,使得大量的资本流出,汇率的相对不稳定,使得今年中国央行在人民币的定价中加入了逆周期因子,用以稳定汇率。所谓逆周期因子,用简单的话来讲就是前一日若跌幅较深,后一日的中间价定价将有一定权重的上调,短期内抑制贬值预期,中长期抑制市场“羊群效应”。
但是支撑人民币汇率的并不仅仅是央行持续优化的政策,还有中国今年较为亮眼的经济指标。今年政府工作目标中制定全年GDP增速为6.5%,而我们看到上半年两个季度中,我们GDP增速均达到了6.9%,表明中国在“L”型经济中已经底部企稳,显现出较强的抗压能力与经济韧性。在供给侧改革的推动红利逐步体现出来的情况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中国2017年和2018年的经济预期分别上调0.1和0.2个百分点至6.7%和6.4%,这是IMF今年第三次上调中国2017年经济增长预期。与此同时,摩根大通、野村证券、渣打银行、花旗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和金融机构也纷纷上调中国2017年经济增速预期。
由于人民币今年的持续升值,近期已经击破6.5关口,USD/CNY一度触及6.4350,创2015年12月以来新低,弱趋势持续,或将对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带来负面的影响。近期央行的态度已经出现了微妙的变化,从一贯的“稳汇率”转向“抑升值”。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在9月11日起将实施了近两年的20%外汇风险准备金率降至零。我们知道,此前推出外汇风险准备金政策是为了增加外汇远期交易的交易成本,通过此方法来控制人民币空头用以维稳汇率。但今年人民币的相对强势使得“稳”向“抑“转向,风险准备金率的作用就逐步削弱了。首先,逆周期因子近期的作用已经从抑制贬值、抬高中间价转向为抑制升值,调低中间价;此外,人民币近期走势较为强劲,已经由上半年兑美金稳,兑一篮子货币贬,转向兑美金和一篮子货币均升值的态势,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对出口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此时人民银行出手取消20%的外汇风险准备金就变得非常微妙了。
人民币今年稳中有升带来的优势:
今年人民币的走势不仅仅浇灭了空头们的嚣张气焰,同时抑制了资本外逃,更重要的是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温床。其一,金砖国家会议中,各国拟建立金砖国家外汇储备池,而人民币近期的稳定表现会增加其在储备池中的地位与比重。其二,在美国强压与制裁下,上周五,委内瑞拉石油部发布声明表示,该国的原油和石油产品价格将以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发布,弃用美元,同时委内瑞拉将实施新的国际支付机制。委内瑞拉是世界重要石油生产与出口国之一,也是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四个创始国之一。
那么美元呢?美元今年一路疲软,已经跌破了特朗普上台前的点位,未来走势会怎么样?我们要探讨一下美元今年表现弱势的几点原因。首先,美国的通胀指标不及预期,使得美联储加息的步伐有所放缓,多位联储主席发表鸽派言论,这与去年投资者们的预期形成了反差;同时许多非美国家央行也在今年走上了货币紧缩的道路,欧洲央行拟在年末讨论缩减QE、中国央行稳健偏紧的货币政策、加拿大央行已经开启加息节奏、英国央行由于输入性通胀较高也在讨论加息事宜等等。其次,特朗普频繁在网络媒体上发表未经深思熟虑的言论,同时又深陷通俄门,使得投资者们对美元有所担忧。当然,也是较为关键的一点,即今年欧元区的复苏强劲使得欧元持续升值,吸引了较多资金进入欧元与欧元区。
但是,虽然美联储加息的步伐放缓,但美联储在今年开启缩表的动作是板上钉钉的,而对于流动性的直接抽离会对美元有一定的支撑作用。我们认为,美元目前或已经跌至低位,第四季度会迎来小幅反弹的机遇。首先,欧洲央行近日释放较为鸽派信号,认为对于缩减QE的讨论或将延后;其次,五级飓风艾尔玛在向美国内陆的运行中减弱为一级热带风暴,大大降低了对经济的破坏作用,使得美联储在12月加息的概率重新回到50%以上。
因此我们预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今年后半年会维持相对震荡格局,随着中国央行从”稳汇率“转向”抑升值“,美联储将开启缩表行动,都将对汇率走势有一定的修复作用,人民币单边升值或美元单边贬值的可能性在降低。就目前美国强劲的就业指标、经济指标与货币政策来看,言美元强周期结束为时尚早。
本文作者:平安财富宝特约分析师&平安财富策略与投资顾问团队 张一鹤 CFA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均来自市场公开信息,对内容的准确与完整性不做任何承诺与保障,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人据此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